跳到主要內容

【開發智能合約 - Solidity系列】實作篇Ep.17 - 合約中不可不知的區塊與交易

圖片來源

區塊(Block)

區塊概念的出現是為了解決傳統大量交易的問題,過往的交易假設同時間有兩筆對帳戶操作的請求發出時,接收端僅能以先來後到的處理方式回絕掉後來的交易,但這樣其實並不公平,因為受限於距離與環境,並不代表第二筆交易是無效的,而且第一筆交易也難辨真偽,而區塊的出現也衍生出共識機制,大部分節點認可這筆交易時才算是成立。

區塊鏈當中相當重要的環節就是塊與塊之間的帳務計算,以及使用者付費的手續費,而這些計算就是在區塊之中的每個不同單位,我們來看以下的圖,描繪出區塊組成的單位與各自用途,我們就想像成RPG遊戲中的角色裝備,各自具有不同用途與加乘效果。

圖片來源

以上的元素不外乎就是在計算每個「區塊」的完成度與費用,畢竟我們使用區塊鏈的資源就像是高速公路一般,使用者付費,只是計算方式有所不同而已,關於gas的計算,我們會在概念篇進行介紹,因此這邊就不加以贅述,以下我們實際用solidity來撰寫一番。

// SPDX-License-Identifier: MIT
pragma solidity ^0.8.18.0;

contract BlockTransactionInfo {

// 獲取當前區塊的區塊數字
function getBlockNumber() public view returns (uint) {
return block.number;
}

// 獲取當前區塊的時間戳
function getBlockTimestamp() public view returns (uint) {
return block.timestamp;
}
}

交易(Transaction)

在 Solidity 中,交易(Transaction)是指由外部帳戶向智能合約發送的請求,以執行合約中的函式或進行狀態修改。每個交易都包含一些重要的屬性和信息。

以下的例子我們可以「獲取當前交易的發送者地址」與「處理交易的數量」。

// 獲取當前交易的發送者地址
function getTransactionSender() public view returns (address) {
return msg.sender;
}

// 函式:處理交易的數量(接收以太幣)
function getTransactionValue() public payable {
// 在這裡可以對交易數量進行相應的處理, 例如,將接收到的以太幣儲存到合約內部變數中
// 獲取交易數量(以太幣)
uint transactionValue = msg.value;
emit Log(transactionValue);
// 在這裡進行自定義的處理,例如儲存交易數量或進行其他操作...
}

實際來進行一次交易吧

圖片來源

今天的範例都在這裡「📦 solidity-remix-toturial/Ep17」歡迎自行取用。

📚 更多關於Solidity的文章請看這裡…

喜歡撰寫文章的你,不妨來了解一下:

Web3.0時代下為創作者、閱讀者打造的專屬共贏平台 — 為什麼要加入?

歡迎加入一起練習寫作,賺取知識,累積財富!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java西元民國轉換_各種不同格式

C#資料庫操作(新增、修改、刪除、查詢)